Site hosted by Angelfire.com: Build your free website today!

發表於:
星期四 三月 29, 2007 7:36 pm

文章主題:

簡體字的由來

我記得這是一本北京教授作的 [簡繁(英)辭典] 裡面的文.
其中的[過程]是所有簡體詞或字典裡都有寫的.
那也是

老共

關於簡體字
演進的

官方

說明

ㄛ ^^

4 發表於:
星期五 三月 30, 2007 7:03 pm

文章主題:

不過說實在的,想要學老祖宗的技藝,非繁體字不可。

有個小故事:

當初李嗣岑去大陸,看到他們的教授花了很多時間
在研究古籍,而且很多都有

誤解 與 謬誤。

他笑著說,
這些東西,台灣的國中生都看得懂。

那些教授們,還覺得不可思議呢!

...呵呵。

"簡體字" 的由來

註冊時間: 2002-04-17
文章: 13060
來自: 宜蘭-羅東

1 發表於: 星期二 三月 27, 2007 11:31 am

文章主題: [分享]

簡體字的由來

經常看到一些港台和海外的網友說繁體字才是「正體字」,
才能代表真正的中華文化。這種論調在下看來,
就像他們說他們身上的旗袍、馬褂才能代表真正的
中華文化一樣可笑。因為繁體字之強制推廣,從根本上來說,
是滿清政府推行文化專制政策的一個工具。
要說清楚這一點,我們要從現代簡化漢字的原型--
「俗體字」談起。

  從中國歷史上來看,從秦朝起,漢字就出現了「正體」和「草體」的分化。「正體」用於比較正式的場合,如檔案文獻、石刻碑銘、印刷雕版等;「草體」用於非正式的場合,例如筆記、通信、記帳等。因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草體只求方便,不求好看,因而在草體中,產生了對漢字筆畫的簡化。二者分工使用,相互補充。

  因為草體書寫方便、使用廣泛,因而它不可避免地會對正體字造成影響。秦朝以小篆為正體字,以隸書為草體;到了西漢,隸書就取代了小篆,成為正體了,楷書則取代了原來隸書的位置,成為了草體。東漢以後,楷書又代替了隸書成為正體,另一種字體--行書,成為了通行的草體。

  由於行書難以辨認,因此它一直沒有能夠取代楷書成為漢字的正式字體。但行書中對漢字結構的簡化,則對楷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約在漢朝末年,楷書在吸收了行書中對漢字結構的簡化後,產生了一種簡化的楷書字體,此即「俗體」。

  從歷史上來看,俗體字的生命力相當強。從漢朝碑銘俗體字、六朝碑銘俗體字、唐朝碑銘俗體字和經卷俗體字直到宋元明清雕版印本俗體字,俗體字在民間一直流傳,不絕於縷。由於書寫和辨認都比較方便,因此俗體字在社會上的影響範圍也在逐步擴大,不但非正式的場合使用,正式的場合也開始使用;不但一般人用,學者也開始用。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專門收錄俗體字,宣告俗體字正式獲得了學術界的承認。到了唐朝,俗體字應用更加廣泛,因此後來的學者如張參、唐元度等人都主張「變通」,不必拘泥於「正俗之辯」。到了明朝末年,俗體字不但在「販夫走卒」中流行,也在知識分子中流行開來,有些學者還有意識地搜集整理並使用俗體字。如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呂留良等人,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呂留良在贈給黃宗羲的詩的注中自白:「自喜用俗字抄書,雲可省工夫一半。」從保存到現在的黃宗羲手稿中可以看到,他有意識地系統使用俗體字,如「議」、「噹」、「難」字等,都與後來的簡化方案相同。可以想見,如果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俗體字成為漢字的正式字體將是毫無疑問的,而且會比後來簡化漢字的實行早幾百年。

  事情的轉變發生在明清時期。隨著科舉制度的實行,漢字正字法出現了復古的趨勢。與在文體上極為講究一樣,八股文對用字也極為講究。但在明朝,由於要求還不嚴格,因此漢字正字法的復古現象還不嚴重。

  漢字正字法的真正復古是在清朝。清朝把八股文的格式、語氣、用詞的規定都詳細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同時,也對用字作了極為嚴格的規定,明確宣佈,只許用「正體」字,不用「俗體」字,違者嚴辦。1874年,龍啟瑞奉諭作《字字舉隅》一書,斤斤辯正科舉考試用字,堪稱清朝字體復古的典型。而乾隆為《四庫全書》欽作的《辯正通俗文字》中更公開說:「俗者,承襲鄙俚……斷不可從也!」民國初年的著名學者錢玄同先生嚴厲斥責滿清的文字復古政策:「那亡清的什麼政府,更大倡其文字復古的論調,雷厲風行的強制執行起來。……這樣是正體,那樣是俗體,狺狺不休!其實他們全是不認識古字的!」

  滿清在文字上強制執行復古政策,表面上看似與其「剃髮易服」和篡改古書內容的做法相反,但實際目的相同。滿清的文字復古政策的實質,就是為了引導知識分子面對故紙、背對現實,把被他們篡改後的古書與古代字體作為隔絕知識分子與平民百姓的藩籬,以防止他們互相串聯,引發反抗異族統治的烈火。

  滿清在文字上的復古政策,造成了清朝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漢字的印刷字體(「正體字」)與手寫字體(「俗體字」)的分離,給文化普及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因此,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後,語文學者們就立即開始著手整理字體的工作。1935年初,上海的語文工作者組織「手頭字推行會」,正式開始了簡化漢字的推行工作。推行會在他們發表的宣言中首先指出,清朝的文字政策造成漢字的字體分化,結果造成了「識一個字須得認兩種以上的形體」的結果。因此,「我們主張把手頭字用到印刷上去,省掉讀書人記憶幾種字體的麻煩,使得文字比較容易識、容易寫,更能夠普及到大眾。」手頭字推行會選定了300餘個手頭字公佈,立即得到了出版界的響應,簡體字不久就出現在好多種報紙、雜誌上,形成了近代中國第一次簡化漢字的高潮。

  在民間和學術界漢字簡化運動的推動下,1935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正式公佈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共收錄簡體字324字,與此前手頭字推行會選定的手頭字表大致相同。可是僅僅半年後的1936年2月,國民黨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就來了個大轉彎,下達了個「不准推行」的命令。究其原因,表面上是因為漢字簡化「破壞中國文化」,但根本原因是因為簡化字的積極推動者多為左翼人士,蔣介石認為推行簡化字等於幫共產黨宣傳。從那時起,簡化漢字就從國民黨統治區消失了,如被發現有簡化字書籍,就會被當成「共黨分子」遭受殘酷迫害。這個影響在台灣一直流傳到現在,只不過簡化字從當年的「共黨標誌」變成了今天的「中國標誌」,滿清的文字政策在台獨分子那裡繼承下來,成了他們分裂中國的工具。

  雖然簡化字在國民黨統治區因國民黨政府的反對而消失了,但它在解放區內被普及了開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內大規模地開展識字掃盲運動,易寫易認的俗體字也因之得到了大規模的普及。正如當時(50年代初)有學者所說:到農村去看看,每一條標語、每一張佈告上都有簡化字(即俗體字)。俗體字的使用人數和範圍已經大大超過了從清朝到民國一直沿用的復古的楷體字。在這種情況下,為俗體字「正名」,就極為必要了。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通過對大量俗體字的整理、規範,制訂出了《簡化漢字總表》,於1956年頒布。《簡化漢字總表》的頒布,標誌著漢字字體終於徹底擺脫了滿清文字復古政策的桎梏,持續數百年的俗體字運動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得到陸基、黎邐酢憔溥_的聯署。這是歷史上有關簡體字的第一個具體方案,主張把過去只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作為正體字應用於一切正規的書面語。它提出的八種簡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

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復、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佈的第一個簡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頭字(即簡體字)」邊印?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邊硬瘧黃韌nD,而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產黨奪取政權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礎上,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擬出《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555個。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簡體字表》的基礎上,擬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收字798個,簡化偏旁56個,並廢除400個異體字。

1955年2月2日,《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把其中的261個字分3批在全國50多種報刊上試用。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同年10月,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減少為515個,簡化偏旁減少為54個。

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佈,在全國推行。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共2238字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

而在其他使用漢字的國家,同樣也在簡化漢字。

新加坡:1969年公佈第一批簡體字502個,除了67字(稱為「異體簡化字」),均與中國公佈的簡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佈《簡體字總表》,收簡體字2248個,包括了中國公佈的所有簡化字,以及10個中國尚未簡化的,如「要」、「窗」。1976年5月,頒布《簡體字總表》修訂本,刪除這10個簡化字和異體簡體字,從而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各個 "朝代" 中的 "漢字"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s
In
Various Chinese Dynasty


救救「海內、外」中華兒童!
Help Our Children!

「拼音1法」和「字根法」如此「複雜」,
一個「六歲」學童能學會使用「中文電腦」嗎?

六歲兒童都可以「很快」就學會!